熊猫助手:高利贷陷阱,深圳男子借850万两年后负债2400万,最终入狱的悲惨教训
防不胜防!深圳一男子向朋友借了850万,谁知才2年本息就滚到2400万,男子因无力偿还被判刑一年!直到这时男子才醒悟,原来这全是朋友的套路......
信息来源:男子为生意周转借850万高利贷,被执行2400多万,因无力偿还被判刑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 2024-12-10
这难道还是在旧社会吗?怎么还有这样利滚利的高利贷,用钱困住人,这种情况实在是太过残忍。
老陈怎么也没想到,当初为了救活二手车生意,找老乡借的850万,会像滚雪球一样,最终把自己送进了监狱。两年时间,本息竟然滚到了2400万,法院一纸判决,他成了“老赖”,锒铛入狱。这背后,究竟藏着怎样的猫腻?
欠债还钱,天经地义。老陈也认这个理儿。可问题是,这钱,他真不是恶意不还。相反,他按约定陆陆续续还了382.25万的利息,还有200万的本金。可到头来,法院却只认130万。剩下的钱呢?凭空消失了?
这就要说到放贷的老罗了。老陈和老罗是老乡,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,按理说,知根知底,借钱周转,应该靠谱。可人心隔肚皮,谁知道老罗早就盯上了老陈的生意,盘算着怎么狠狠捞一笔。
老罗设下的陷阱,环环相扣,让人防不胜防。他要求老陈用现金支付利息,即使偶尔转账,也必须转给指定的第三方。这一招“瞒天过海”,让老陈的还款记录几乎无迹可寻,成了法庭上致命的软肋。
2014年3月,老陈的生意依然没有起色,高额的利息更是压得他喘不过气。这时,老罗露出了獠牙,一纸诉状将老陈告上了法庭。
开庭前,老陈心里还有些底气。毕竟,自己已经还了500多万,而且老罗这利息,明摆着是高利贷,法院应该不会支持。可到了法庭上,老陈傻眼了。老罗不仅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合同,一口咬定利息合法,还声称只收到130万的还款,其他的钱,他压根没见过。
老陈这才恍然大悟,自己掉进了老罗精心设计的局。他想借钱周转,老罗却想让他倾家荡产。可一切为时已晚,大部分还款都是现金支付,没有证据,老陈百口莫辩。败诉,入狱,成了必然的结局
不仅如此,法院还拍卖了老陈弟弟的房产,划扣了亲朋好友的账户。老陈的遭遇,让人唏嘘不已。而老罗,真的能逍遥法外吗?
答案是否定的。出来混,迟早要还。老罗的这些勾当,警方早盯上了他。早在2019年,警方就曾以诈骗罪立案调查,但由于证据不足,最终不了了之。
天道好轮回,苍天饶过谁。2023年,警方再次出手,以诈骗罪和抢劫罪将老罗抓捕归案。这一次,老罗插翅难逃,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。
老罗被抓,是否意味着老陈的案件会有转机?他能否摆脱“老赖”的标签?目前还是未知数。根据法律规定,老陈需要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。至于最终结果如何,还要看法院的判决。
老陈的遭遇,也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。在金钱面前,人心难测,即使是亲朋好友,也可能设下陷阱。尤其是在借贷过程中,熊猫助手建议一定要提高警惕,保留证据,避免落入高利贷的圈套。
回到老陈的案件本身,高利息的认定也是一个关键问题。在2020年8月之前,法律规定年利率超过36%的部分无效。而老陈和老罗约定的月利率在2.5%到3.5%之间,换算成年利率,显然超过了36%。
2020年8月之后,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调整为4倍LPR。也就是说,如果按照新的规定来算,老陈和老罗约定的利率也大概率是无效的。
然而,法律的规定是一回事,实际操作又是另一回事。如果没有足够的证据,即使利率超过了法律规定的上限,也很难得到法院的支持。
老陈的案例,再次凸显了证据的重要性。在任何经济往来中,熊猫助手的观点是保留证据都是至关重要的。尤其是在涉及大额资金的借贷交易中,更要谨慎小心,留下完整的证据链,才能在出现纠纷时有效维护自身权益。
此外,也要警惕“砍头息”等套路贷的陷阱。“砍头息”是指在借款时预先扣除一部分本金作为利息,实际上增加了借款人的实际利率。这种做法不仅加重了借款人的负担,也涉嫌违法。
老陈的遭遇,并非个例。在现实生活中,许多人都曾遭遇过类似的陷阱。熊猫助手认为如何防范高利贷,保护自身权益,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。
社会中屡禁不止的高利贷问题,实在是太过损害老百姓的财产安全,我们唯一能做到就是少接触,在涉及到经济的时候提高一万分的警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