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多留评:朋友圈的沉默与发声,现代社交中的真实与虚假
沉默是最好的“条件发射”:闲聊“朋友圈”
若时光倒回到若干年前,即便是“科幻作品”和“想象作文”写得不得了的“文字工作者”,是断不会“灵感”出这样的创意的。
通过太平洋上空无线电辐射而衍生的互联网,应该瞬间把世界展现在所有人的眼帘。
这下,由看不见的“战线”到大家都可以浏览的“朋友圈”,精彩纷呈起来。
有了“互联网”,“鸿雁传书”、“八百里加急”成了“考古新发现”;通过大鲤鱼肚子迷藏信息传递、摩斯密码成了过往、长途电话和加急电报成了传奇……
东半球刚刚发生的最新动态,西半球的人就了如指掌;赤道一隅突如其来的大自然现象,须臾备份在赤道另一侧的数据库。
小小寰球“一丝不挂”地呈现在芸芸众生们既大惊小怪又习以为常的面前。
“朋友圈”无疑担当着“快递”的义务,就像硕大的餐桌,“南北大菜”、“汉满全席”、“热炒冷碟”、“酸甜苦辣”,“色香味俱全”地诱惑着“食客”们的味蕾。
然而,再好的美食也有不屑的舌尖,所谓“众口难调”。
不过,晒到“朋友圈”的东东,人家也未必会“垂涎三尺”,不屑一顾的、鱼龙混杂的、真假莫辨的、子虚乌有的、嗤之以鼻的,当然也有趋之若鹜的。
犹如上海人喜欢甜食,川娃儿青睐辣子。
每天发朋友圈,好像成了自己每天的重要流程,至少是“流程”之一。
多多留评认为,你发你的,他看他的。朋友圈里或许有真心实意待你的“朋友”……
我有过一个小小的体验: 半个月不发朋友圈,朋友圈依然,也没人私信你。可见这朋友圈有你不多,无你不少,千万别自以为是。
想起来了,分享自己的“趣闻”;懒的时候,“轶事”就留着下次再说。
鉴于有恐引发“朋友”的“发散思维”,很多不言而喻的主谓宾就以省略号替代了。
其实,多多留评的观点是,沉默有时就是一种最好的“条件发射”。
太湖水
2024年10月13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