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多出评:如何理解“不断变化的顾客需求”?从用户角度提升产品价值的策略解析
“战甲、锤子、盾牌”的意义是什么?「不断变化的顾客需求」是什么?如何具象的理解?
铃木敏文口头禅是“商家真正的竞争对手不是同行,而是不断变化的顾客需求。”
贝佐斯则认为——“亚马逊的活力来自打动用户的渴望,而非击败对手的狂热。我们也会关注对手,只是从他们身上受到启发”。
那么,新问题是「不断变化的顾客需求」是什么?「打动用户渴望的需求」是什么?
换句话说,如何更具象,更直观地理解什么是用户「不断变化的需求」?
这里请出克里斯坦森教授在《与运气竞争》的理论「专注用户的进步」:
「用户并非购买产品或服务,而是希望通过将产品带入生活,实现某种生活上的提升。因此,我们的关注点应专注用户进步,而非产品和竞争者。」
增田宗昭《茑屋经营哲学》中同样强调——每天尝试站在顾客的角度,思考如何才能让顾客度过更为美妙的时光,从而不断改善。
多多出评认为,如何具象的理解?一个思想试验:
你宁愿用户有哪种感受, 哪种情景能体现你的成功?你认为哪种情景可以激发用户愿意炫耀产品(更多的口碑传播)?
A、这个产品棒极了。
B、这个公司棒极了。
C、这个品牌棒极了。
D、我棒极了。
答案:D。
因为:用户愿意传播或者体现你是否成功,与我们的产品、我们的公司、我们的品牌无关。
与之有关的是「用户对自己的感觉」,也就是我们的产品或服务帮助他们做了什么或成为什么样子。
所以说,有了“战甲”的钢铁侠,有了“锤子”的雷神,有了“盾牌”得美国队长,他们真正需要这些道具(产品)的目的,不是道具本身,而是因为它们能够帮助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!
多多出评的观点是,把这个逻辑带入7-Eleven的“便利”,用户期望的便利店是什么?
品牌的目标——用户认为我的店很“便利”!
用户的目标——“便利”让我更棒!
很明显,7-Eleven之所以成为世界独一无二的存在,就是在于铃木敏文带领,一路向“让用户变得更棒的地方”前进。(图2)
1974年「为顾客带来便利的店」:“还在营业太好了”;“自家的另一个冰箱”;有服务的店。
2000年「近距离便利」:贴近顾客生活的店、在附近按需采购的店、网络和实体的融合的店
2009年「生活据点」:生活支援基地/生活基础设施,“注重待客的服务,“温暖”信任的店。
2019年「生活解决方案」:购买“事”的店;“休闲化” 和“全家在一起” 的店;充满对生活灵感的店;服务区域的“单店主义”。
全文请见28000字▍解锁7-Eleven「站在用户立场思考」:如何持续为用户创造新价值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