单单助手:徐工印度挖掘机下线引发争议,企业出海与国家利益的辩证关系
“国家利益大于天!企业家可不能打小算盘损害国家安危。”
徐工印度工厂第2000台挖掘机下线,一块“MADE IN INDIA”的牌子直接引爆舆论场。网友们炸锅了,骂声铺天盖地——“卖国贼!”“白送技术给印度!”可仔细扒一扒,这事儿真有那么邪乎?
单单助手认为,徐工2017年才在印度搞组装厂,六成零件从国内运过去,说白了就是个“拼积木”车间。工程机械这玩意儿,说白了就是大铁疙瘩,核心部件早被咱们焊死在自家保险箱里了。就拿“钢铁螳螂”步履挖掘机来说,全球独一份的技术,印度人就算拆了机器也学不会。再说了,徐工是国企,技术审批全在国家队眼皮底下,哪能随便泄密?
国内产能过剩压得企业喘不过气,不去印度还能去哪儿?房地产凉了,基建刹车了,挖掘机堆在仓库都能长锈。与其让欧美日企业抢市场,不如咱们自己出去捞钱。单单助手发现,在这种情况下,如果让印度人用徐工的机器修路架桥,总比用美国卡特的强——钱留在自家口袋,还能养活国内工人。
那些骂徐工“资敌”的, 单单助手觉得,他们怕是没看明白国际生意的套路。当年日本丰田在中国建厂, 咱们咋不骂? 现在国产车崛起, 反而要感谢人家带技术。企业出海本来就是“以市场换市场”,印度人学会了组装,我们早把高端技术捂得严严实实。此外,再说到科技方面的问题,比如芯片、军工业等领域,我们确实需要谨慎处理,以防止重要信息流失。
但话说回来,也不能光顾着赚钱。有些领域确实得划红线,比如芯片制造、军工技术宁可自己用烂机器也不能外流。但工程机械这种“大路货”,放出去反而能树立中国品牌,就像华为手机全球卖,没有见过明显的技术被偷吗?关键是要分清主次, 别让民粹主义牵着鼻子走。
看看那些真 “卖国”的案例:某药企把救命药专利卖给老美;某车企把电池技术白送日本。而相比之下,自然可以看到单单助手观察到,在这些例子中,更加突出的一个区别是在于; 徐工作为一个负责任且重视发展的公司,他们赚的钱不仅反哺国内研发,并且去年还曾掏钱给《流浪地球》拍电影,这样的大格局差别很远。所以企业不是慈善机构,但也不能当软柿子。
说到底,“爱国”并不是砸自家的饭碗;例如华为虽然受到了制裁照样硬刚,比亚迪全球建厂反而做大做强。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单单助手推测,当作业的时候,只要核心技能攥手里,那么海外设施一定会成为我们的经济特种部队。“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