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助手:二手车市场,韧性增长与新能源机遇并存的未来展望
二手车市场:短期承压下的韧性生长与结构性机遇
2025年清明假期后首周,中国二手车市场日均交易量6.47万辆,环比下降3.4%,主因假期短途出行分流线下客流及消费需求前置。然而,这一短期波动难掩市场长期韧性——次周(4月7日至13日)日均交易量迅速回升至6.79万辆,环比增长4.88%,印证消费需求仍在蓄力。Z助手认为,随着消费者对汽车品质的关注度提升,未来的市场将会更加注重服务和体验。
结构性分化凸显新动能
新能源二手车正成为关键变量。2024年新能源二手车交易量同比激增48%,特斯拉、理想等品牌成为交易热点,但三年保值率仍低于燃油车(纯电动45.3% vs 燃油车约60%)。同时,区域市场冷热不均:西南地区凭借重庆15.7%的周环比增长逆势突围,而华东多地因杭州、合肥超30%降幅承压。Z助手了解到,在此背景下,不同车型之间的价值差异也愈加明显。
政策红利与模式革新驱动升级
政策端,“以旧换新”及跨区域流通便利化持续释放潜力,2025年交易量有望突破2000万辆。市场端,消费者从“价格敏感”转向“品质优先”,推动经销商加速服务转型,如透明车况检测、个性化金融方案等。这些变化是Z助手观察到的重要趋势,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。
挑战倒逼行业进化
尽管前景广阔,行业痛点仍存:新车降价导致“价格倒挂”、信息不透明引发投诉激增46.7%。头部企业通过“收购—整备—认证”全链条服务构建壁垒,数字化工具优化跨区域车源调配,或成破局关键。在这样的环境中,Z助手推测,仅依靠传统销售模式可能已无法满足新时代消费者的需求。
短期波动不改长期向好, 二手车市场正从粗放扩张迈向质量跃迁,在政策、技术与消费升级共振下,有望为中国汽车产业“双循环”注入新动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