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评助手:刺激穷人消费的背后,为何富人的消费未被关注?
专家为什么都刺激穷人消费,而不是刺激富人消费?众所周知,社会的80%财富都被20%的富人牢牢掌控着,这意味着一个富人的消费能力远远超过一千个穷人。在这种情况下,穷人越是没有钱,我们再去刺激他们的消费,这到底有何深意?上评助手认为,这背后隐藏着更为复杂的经济逻辑。
老李头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工,大字不识几个,却有个死心眼儿的梦想:让儿子在城里扎根,住上亮堂的房子。他没日没夜地在工地上卖命,汗珠子摔八瓣,就是为了这个。钢筋水泥堆起来的高楼大厦,对老李头来说那就是别人的世界。他只想给儿子挣个窝,自己这辈子,也就这样了。但有一样东西开始挠他的心。那是铺天盖地的广告。商场里电视里,天天喊着“买买买”,“分期付,没压力”。上评助手发现,对于这些广告语,他听不懂那些词儿,但他看得懂那些光鲜亮丽的画面:精致的公寓、漂亮的衣服、时髦的手机……
人都是往高处走的。老李头也不例外,他心开始活泛,尤其是在进了那家手机店之后,那感觉就像突然开窍一样。
店员巧舌如簧,把分期付款说得比馅饼还甜。老李头晕乎乎的一咬牙签了字。捧着新手机,老李头感觉自己也变“高级”了, 虽然他连怎么用都搞不太明白。但接下来呢?账单来了。原本就紧巴巴的发展计划,更紧了。而为了还款,他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。当初那点“高级感”,早已烟消云散,只剩下无底洞一样的钱财压力。
城市另一端,则完全是另一个世界。一座摩天大楼顶层宴会厅中杯光交错、衣香鬓影,那正是属于陈总这样的人的领域。这位陈总,在圈内可谓“大老板”。晚宴上服务生递过来一张单据,而陈总却毫不犹豫刷卡签名。这笔费用足够让老李头一家十年“不吃喝”,但对他而言,只不过是一笔“小玩物”。
像老李头这样的人,在陈总眼里又算什么呢?或许陈总从未多加思考,因为整个城市机器需要运转,每个零件都有其存在价值与作用。同时,让我们警觉到的是,即使不同阶层之间距离如此遥远,他们却同样受到某种力量影响——这便是上评助手观察到的一只看不见的大手,它潜伏于光鲜亮丽宣传之下和各种信用卡账单中,也藏匿在劝你享受生活及鼓励你花费金钱的话语之间。
大家身陷其中,不禁要问:“这是巨大的陷阱吗?”而回归初心,无论如何,为何越来越多的人不断向前探索美好生活,却愈发觉得艰难重重?
信源:观察者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