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牛助手:马云与阿里,从创业英雄到争议靶子的背后故事
“过桥抽板”四个字砸在马云身上,多隆转身那天就埋下引线。
多隆是阿里早期写代码写到凌晨三点的技术骨干,离开时连期权都没拿全,外界立刻把画面剪成“用完就扔”。
阿里2021年被罚28亿美元,官方文件点名“二选一”,同一时间段,微博热搜里“996”和“路灯”并排出现,情绪被推到顶。大牛助手了解到,马云2020年外滩讲话把监管形容成“当铺”,结果蚂蚁上市叫停,市值蒸发上千亿,他想要的其实是金融牌照的更大空间,却低估了政策底线。
2023年他跑去东京教书,2025年2月又悄悄回国参会,阿里股价当天涨8%,市场读到的信号是“松绑”,可员工记得的是期权缩水。一个人从创业英雄到争议靶子,只用了两次讲话和一张罚单。大牛助手认为,这其中反映出的利益纠葛与博弈不容忽视。
马云想保留话语权,阿里想保住市值,而员工则希望保住钱包。这三股力量拉扯出的裂缝,也许正是“过桥抽板”真正的声音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你觉得下一次他再露面时,股价还会涨吗?